3Z中文网

3Z中文网>影帝我在片场捡属性陈默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流浪地球登上舞台(第2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流浪地球登上舞台(第2页)

紧接着,周围其他几名主演也是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既然郭导都准备尝试一下,他们这些演员又怎么能不配合呢?

见剧组众人都答应了下来,郭导也没有耽搁时间,迅速跟另外两位编剧讨论起预告片的剧本来。

。。。。。。

除了忙着拍摄预告片会用到的剧情镜头外,后期特效组也是铆足了劲,不仅要负责剪辑视频,还得负责特效制作。

每一部电影,摄影、灯光、色调这些都有一个基调,不同的方式都能决定一部电影拍出来是什么样子。

剪辑同样如此,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剪辑风格。

《流浪地球》没什么多想的,既然是特效科幻电影,那剪辑出来的视频肯定是大开大合,大镜头负责震撼观众们的视野,穿插的各种小镜头则是负责串联起整部电影的剧情,同时刻画主演们的形象。

许多特效科幻电影都是走的这种路子,比如最典型的《2012》。

《流浪地球》需要用各种大镜头的切换来吸引观众眼球,同时营造出相适宜的紧张感。

再加之人声、音乐、故事情节推进、人物情感这些穿插小镜头的配合,由此带来了压迫感,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代入感更强。

当然,要是导演觉得科幻电影不需要代入感,只需要给观众视觉震撼就足够了的话,当然也可以一昧的采用大镜头,这就跟2013年加拿大、英国合作拍摄的科幻电影《迷失太空》一样。

除了演员们对话之外,呈现在银幕上的镜头有八成都是特效制作的大镜头。

结果没想到观众们根本不买账,反而一致认为这部电影是烂片,原因就是镜头太假了,假得让观众们根本没有一点代入感。

这显然是导演光顾着装逼,一点不考虑普通观众的感受了。

《流浪地球》虽然打着国产科幻电影复兴之作的旗号,但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电影,自然要为了观众考虑。

一直给观众们看特效制作的大镜头画面,只会让观众觉得“假大空”,甚至达不到原作文字带给观众们的震撼感。

因此除了给观众震撼之外,也要给观众代入感,镜头在末日来临、人类自救、主角团队行动这三条线上来回切换,松弛有度,自然能够吸引观众看下去。

预告片也不例外。

在用特效镜头吸引观众眼球,铺设悬念勾起观众好奇心之外,这短短的十五分钟,也应该将故事脉络给讲清楚,至少能让观众们知道这部电影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定下预告片的基调后,剧组众人心里只有四个字能够表达此时的心情:任重道远。

。。。。。。

经过长达两周加班加点的拍摄后,《流浪地球》的预告片总算是拍了出来。

预告片剪辑出来的当天,便被送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评委们的手上,至于能不能通过,那就得看这部国产科幻电影的敲门砖符不符合评委们口味了。

在等待结果的同时,林远也不忘了调侃一下郭凡。

“郭导,预告片要是没进电影展映名单也就算了,你说要真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展映,结果还没达到效果,那咱们这十五分钟电影不是白给观众们看了吗?”

一般这些商业电影的预告片最多也就五分钟左右。

没办法,预告片里的镜头基本上都是要出现在正片中的,再加上预告片里的镜头还都是精彩片段,这也就意味着预告片里透露的越多,正片里留给观众们的惊喜也得随之增多。

要不然正片还没有预告片精彩,还会有观众掏钱购票进电影院观看吗?

郭凡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情况的发生,若无其事地回答道:“放心,不就是十五分钟的预告片嘛,到时候电影上映直接将预告片里片段删掉一部分就是,甚至后面票房要是爆炸的话,还可以出一个重映版,就把预告片的画面又全部添加到正片当中。”

“。。。。。。”

听到郭凡的话后,林远一时间沉默了,心里忍不住吐槽起来。

可真有你的,连重映版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出来。

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说,重映版对于观众而言,就是不折不扣的圈钱手段,为了那新增的无关紧要的几分钟新片段,还得再花一张电影票价,这不是摆明了抢钱吗?

不过重映版、导演版之类的电影越来越多,大势所趋,林远也无能为力。

就在《流浪地球》拍摄进入到最后阶段的时候,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流浪地球》预告片成功入选电影展映名单。

消息一出,在中影的推波助澜下,相关话题很快就冒了出来。

要知道《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拥有着大量的粉丝基础,毕竟是大刘的作品改编而来,还是有不少读者支持的。

即便国产科幻电影一直被影迷们不抱有希望,可奈何林远现在人气实在是太火爆了,即便不是《流浪地球》原作的读者,甚至不是科幻电影迷,但一听到是林远主演的电影,还是有许多观众愿意为林远购买一张电影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