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繁花尘埃 > 第178章 郑秋明的遗言(第1页)

第178章 郑秋明的遗言(第1页)

这一顿午饭,全家人吃得很欢快。收拾了饭桌后,银生沏上碧螺春茶,让海荣夫妻俩和海福陪他喝茶。他在喝茶时对海荣说:“前几天我遇见张区长,他在我面前夸你,说你干的很出色,还说《靑年报》社过些日子要来采访你。”

海荣笑笑说:“谈不上出色,我只是尽我的能力。”接着说道:“眼下最头疼的是,有那么多回城知靑没有工作,还有部分劳教和刑释人员,都闲散在社会上,不解决他们的出路,社会不会安定。从去年开始,区团委协同街道和里弄,开办了多个劳动服务公司,基本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银生边听边点头,海福这时问:“那么《青年报》社来采访什么呢?”

海荣笑了笑说:“报社要来采访区里的一家童装厂。”接着说道:“这家厂原先是个缝纫加工组,由二十个几家庭妇女组成,加工些运动服,还有口罩、鞋垫什么的。前几年缝纫加工组安排进去十多个回城知青,这些知青大多快三十岁了,好几个都还没有结婚。其中有一个是我以前的中学同学,名字叫谭义成,他是极有胆识的,一次次来找我,不是来向我诉苦,而是要我支持他的设想。”

海福感兴趣地问:“他的设想是什么呢?”海荣回答说:“他想同几个知青一起创业,把缝纫组变成一个童装厂。”海福听了惊讶地说:“他的魄力真大。”海荣点头道:“你别小看这些知青,他们肯吃苦,而且大家心也齐。他们自己筹集了一笔资金,聘请了从服装厂退休的技师,先设计好几款童装,加工出来后,往一家家商场跑,自己去寻找销路。”

海福催海荣继续往下说,海荣接着说道:“童装厂开办之初,遇到了许多困难,我尽力去帮助他们,方方面面为他们协调。没有生产车间,我去区人防办公室协商,为他们租借到了几百平方米的防空洞,好不容易有了象样的生产车间。谭义成和几个青年没日没夜地干,抢在今年的六·一童装展销会前,设计出了多款童装。童装样品送去参展后,获得了不少同行的青睐,他们无论如何想不到,这是出自回城知青和里弄大妈们,在防空洞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参展的童装评上了好几个奖项,并且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所以《青年报》社要来采访。”

海福听了兴奋地说:“谭义成真是个能人,你几时让我认识认识他。”海荣说:“我办婚礼那天,他也来了。”他对玉姗说:“你应该认识他的。”玉姗笑着说:“他对我说过,等到我们孩子出生后,所有的童装他全包下了。”

说了一会话后,玉姗对海荣说:“时候不早了,我们去医院看爸吧。”海荣点头说好,林瑛这时从里屋出来,玉姗对林瑛说:“妈:我们下星期再来,我们要去医院看我爸了。”林瑛说道:“你替我们问候一声,我和海荣爸,前天准备去看你爸的,刚要出门时,云仙和雅芬他们来了,昨天又和海福一起出去相亲,我们只好明天去看你爸了。”

海荣这时想起说:“国梁打电话给我,要我去舅舅家里玩,可是我实在抽不出空。你替我问候一下舅舅和舅妈,等到我们有空了,一定去看望他们。”林瑛点头说:“你忙你的,那儿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去的。”海荣又问道:“国梁是不是搬去一起住了?”林瑛笑道:“你舅舅和舅妈,住一幢小洋房太冷清了,所以让国梁搬过去,同他们一起住。”

海荣和玉姗告别后,海福又进里屋去写稿。他在书桌前刚坐下,海霞也尾随进来,一边翻着桌上的书,一边说:“哥哥:我处处帮着你,可是你一点也不关心我。”海福抬起头问:“我怎么不关心你了?”海霞嘟嘴说:“明年是我大学的最后一年,你也不问我,毕业后怎么打算?”海福连忙说:“不是同你说好了吗?想读硕士就继续念书,想工作的话,那就参加工作。”海霞摇头说:“我可不是这样想的。”海福吃惊地问:“那么你想怎样?”

海霞笑着说:“你以后会知道的。”接着问他说:“你这次的稿费收到了没有?有多少钱呢?”海福回答说:“还没有寄来,大概有六、七百元。”他醒悟过来问:“是不是又想要钱了?我上月给你的一百元呢?”海霞笑着说:“我攒着呢。”然后说道:“你能不能把这次的稿费全给我?”

海福瞪大眼问:“你要这么多钱,想干什么呢?”海霞回答说:“我准备去考托福。”海福知道什么叫“托福”,但是不知道考托福还要花钱,于是问:“怎么考试还要花钱?”海霞回答说:“我也是刚了解到的,听人家说报名费很贵的。我想参加明年的统一考试,今年就要报名,所以求你赞助,你一定得帮我。”

听了海霞的话,海福终于明白过来,连忙问她说:“这么说,你想去美国留学?”海霞用手掩了他的口,说道:“你轻声点,别让妈妈听见。”海福说:“我的好妹妹,你的心可真大啊,去美国留学,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海霞回答说:“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你给秦妈妈写信,她一定会帮助我的。秦妈妈同我们分手的时候,关照我想要出国留学的话,那就去她的身边,她会帮助我的,你不是都听到了吗?”

海福摇了摇头说:“我平时小看你了,你也是志存高远呢。”海霞笑着说:“你有志向,难道我就没有志向?”然后说道:“你得先替我保密,千万不能告诉妈妈。”海福说:“她最后还是要知道的。”海霞回答道:“我们一步步进行,等我拿到了美国的入学通知,到时候再对她说。”

海福严肃地问:“你真的想好了?”海霞娇嗔道:“我的好哥哥,这不是征求你的意见吗?你平时对我最好,这事你一定要帮我。”海福无奈地说:“可是瞒着爸爸和妈妈,你不怕挨骂,我还怕呢。”海霞嘟嘴说:“这事成不成?还不知道呢,反正我有这个理想。你不是常对我说,要实现远大的目标,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我这是在做准备。”海福沉吟片刻,终于点头说道:“好吧,我答应帮你。等到你准备充分后,我写信向秦老师求助。”海霞高兴地搂住他的脖子,嘴里连声说道:“你真是我的好哥哥。”

第二天晚上,银生和林瑛去医院看望郑秋明。当俩人走进病房时,已瘦成皮包骨的郑秋明,挣扎着想从床上坐起来,银生忙上前扶住他,问他说:“这几天感觉怎么样?”郑秋明摇了摇头,回答说:“我已收到了马克思的请柬,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林瑛连忙说:“亲家,你千万别这样想,这里的医疗条件这么好,你还要抱外孙呢。”郑秋明喘着气说:“这病拖了这么几年,我已是多活了,看来是等不及抱外孙了。”他一边说,一边示意银生和林瑛坐下。

银生和林瑛在床头边坐下后,林瑛问郑秋明说:“海荣和玉姗今天来过吗?”郑秋明点头说:“他俩来过了,海荣还替我刮了胡须。”他脸上闪过了一丝笑,对银生说:“你是个忠厚人,海荣也像你。我在病房里听到反映了,说海荣工作很努力,各方面很有成绩。”

银生笑了笑说:“这全靠你对他的教导,平时对他处处关心,才有他的今天。”郑秋明说道:“海荣这孩子将来很有前途,这点我完全放心。我唯独放心不下的是玉姗,这孩子娘死得早,而且在那个年代里,她没能够好好上学,加上我平时太宠她,所以这孩子头脑比较简单,做事很任性。”接着说道:“我已来日无多,只能拜托你们了。今后对玉姗这孩子,你们要严格要求她,千万别让她拖海荣的后腿。”

林瑛听了这一番话,心里一阵酸楚,连忙回答说:“亲家啊,玉姗是个好孩子,我疼她还来不及呢。”郑秋明笑笑说:“虽然她是快要当妈的人了,但是对她的思想教育,还是放松不得。”然后对银生说:“我前天看了一份简报,感觉当前国内的形势,还是比较错综复杂的,现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始抬头,如果任其泛滥,不坚决抵制的话,肯定是个祸害。”

银生连忙对他说:“老领导啊,这个问题不用多担心。我们党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克服了千难万阻,好不容易有今天的局面。你完全可以相信,不管有什么样的噪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是决不会动摇的。”他接着又说:“眼下我们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需要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当国门打开之后,一些腐朽的东西难免会乘虚而入,有些人不辨良莠,把西方的那些东西,统统视作万灵神药,这绝对是行不通的。好在我们已有了警觉,思想上有高度的认识,那些小泥鳅尽管会搅浑水,但是搅不动大江大海。”

林瑛无心听这些,她对郑秋明说:“亲家啊,怎么在病床上还考虑国家大事呢?”郑秋明喘着气说:“我们革命一辈子,为的就是国家,为的就是我们的后代,我放心不下呀。”然后对银生说:“眼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争论都有,也许这是社会变革必然要经历的。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考验,我担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银生点头道:“我懂了。你放心吧,我会注意这问题的。”

要说郑秋明和银生之间,俩人从前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里,他俩结下了一份特殊的情谊。谁也想不到的是,二十多年后,俩人又成了亲家关系。眼下郑秋明身卧病榻,自知已经时日无多,他向来信任银生,今天趁身边没有外人,于是在银生面前推心置腹,说起了自己参加革命以后,一路走来的经历,还向银生嘱托自己的身后事,断断续续谈了个把小时。

俩人说得热泪盈眶时,有个值班医生进病房来,轻声在银生耳边说:“该让病人休息了。”银生于是握了一下郑秋明的手,对他说:“你好好休息吧,我明天再来看你。”郑秋明说道:“我该说的话,今天都对你说了,就当是我的临终遗言吧,我要拜托你了。”林瑛连忙说道:“亲家不要这样想,你要安心养病,孩子们都是有出息的。”夫妻俩忍着眼泪,一起向郑秋明告辞,然后离开了病房。

银生走出医院后,眼泪禁不住流出来,他对林瑛说:“看来他真的日子不多了。”林瑛伤感地说:“他是一棵大树呢,他真的倒下了,以后孩子没有依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