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繁花尘埃 > 第109章 黄纪元去世(第1页)

第109章 黄纪元去世(第1页)

云仙和海荣领着海福去医院就诊,医生问了一下情况后,说他受了惊恐和刺激,可能导致他精神异常。医生开了药方,嘱咐回家静心调养,要有人陪他多说话,先观察一段日子再说。

三个人回到家里后,云仙把医生说的话,都说给林瑛听,林瑛哭哭啼啼说:“要是这病不见好,可要误他一辈子。”云仙安慰说:“兄弟连心,俚听见海光落难,心里受弗住,调养几日总会见好。”

海福吃了几天药后,并不见有起色,每日不是昏昏沉沉睡觉,就是呆坐着不动,整天不开口。云仙这天一早就来,进门后把海福领到外屋,一家人团团围住他,林瑛问他说:“你爸爸去了哪里?”他像听不懂一样,好久不答话,又问他说:“你海光哥哥呢?”他眨了一下眼珠,忽然眼泪扑簌簌直掉,一头扎进林瑛的怀里,惊叫道:“哥哥回来!哥哥回来!”林瑛听得这声叫唤,不由心如刀绞,大声恸哭道:“海光啊,你九泉之下有灵的话,保佑保佑你的弟弟吧,他是因为你才这样的。”云仙流着眼泪说:“小倌脑子朆坏,俚心里记得海光。”

银生和宝生出门十来天后,这天下午回来了。云仙这天守着林瑛还没回家,她见兄弟俩进门时神情疲惫,立刻端上茶水,让他俩坐下来休息。林瑛见了银生和宝生,未等问话先放声大哭。

周老师夫妇闻声从楼上下来,看见银生弟兄俩神情沮丧,出门一个多星期,俩人都消瘦不少。云仙和周老师一起问银生,海光到底是怎么出事的?他淌下二滴泪珠,默默地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给大家看。那是一份几天前的当地报纸,上面有一篇三、四百字的通讯,标题是《上海知青黄海光,勇救少年壮烈献身》,在大家看报纸的当儿,宝生向大家讲述事情的经过。

原来海光任教的学校,校舍建在一座山坡上,离学校不远处有条溪涧,有不少小学生,为了少走山路,经常光着脚涉水过溪。六月初当地连下几场雨,平常水深只到脚踝的小溪,一下没过了膝盖。

出事的那天早上,学生还没有全部到校,海光和几个老师正要去教室里,忽听得山体隆隆阵响,有个老师惊喊:“不好,是山洪来了。快去看学生都到齐了没有?”海光跟随几个老师,从办公室奔到操场上,只看见几个学生站在操场上,指着山坡下的溪涧大声叫嚷。老师们朝山下望去,看见有两个学生正在涉水过溪,顷刻间洪水已漫过半胸,那两个学生在水中惊慌失措,情形万分危急。

海光见了这情形,急得跺了一下脚,立刻朝山坡下奔去。他奔到了溪边后,纵身跳入水中,奋力向两个学生游去。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夹杂着石块、枯枝从上游急速而下,他游到两个学生跟前,两只胳膊夹住两个学生,在湍急的水中,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那时水深已没过学生的头顶,好不容易到了溪边,海光先把一个学生托上岸,紧急着又托第二个。就在他托起第二个学生,死命把他往上面推得时候,一股急流顺势而下,冷不防冲下几根粗大的圆木。他在慌乱中来不及躲闪,其中一根粗圆木,不偏不倚撞击到他的太阳穴。海光当时就被撞翻,瞬间就就急流卷走了。

宝生哭着对林瑛说:“海光是撞昏后被水冲走的。第二天在下游几十里的一条河里,人们发现了他的尸体。”林瑛撕心裂肺地哭道:“我的儿啊,你怎么死得这么惨啊!”云仙在旁哭着说:“好侄子啊,学堂里老师又弗是倷一个,做啥偏偏要倷钻到洪水里去?”周老师叹息说:“可惜了,海光这么好的一个青年,他用自己的性命救了两个孩子的命。”她问银生说:“你们见到海光最后一面了吗?”银生摇头说:“等我们到了当地,海光已下葬好几天了,他的坟墓就在学校的山坡上。”接着又说道:“当地的老百姓,对海光的评价很高,我们到了那儿,几十个大人和小孩领我们到墓前,他们全都哭成一片。”

云仙哭停后问银生说:“当地阿有啥说法呢?”银生叹声气说:“他们要我提要求,可是人已经死了,提要求又有什么用?倒是宝生兄弟,后来提了二个要求。”大家把目光转向了宝生,宝生对大家说:“当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要是提经济上的补偿,没有任何意义。我只向他们提出,第一个要求:追认海光为员,第二个要求:批准海光为革命烈士。”

周老师点了点头,然后问宝生说:“他们答应吗?”宝生摇头说:“当地的干部回答,说海光生前没有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追认为党员的要求,可能难以批准。至于革命烈士的称号,他们同意整理好海光的事迹后,递交给民政部门,最后要看民政部门的审理结果。为了这二个要求,我同他们争论了半天,他们最后表示,尽可能争取落实。”

林瑛哭着说:“那海光不等于白白死了吗?孩子被救的人家有什么说法?”银生回答说:“两家大人来谢我了,还让孩子给我磕头。我临走前,两家各送来一袋东西,我不想收下,他们硬把东西塞到了车上。”银生指着带回家的二只袋子,说道:“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说着动手解开,原来里面是些木耳、香菇、榛子几样山货。林瑛一边哭,一边跺着脚说:“谁让你把这些带回来的?你去把它给扔了!”银生只好说:“等一会儿,我把它处理了。”

宝生这时问海荣说:“我走了后,你给婶婶打过电话没有?”海荣回答说:“我打了,把你的话对婶婶说了。”宝生在说话时,一眼瞥见海福坐在屋角,只见他呆坐着一动不动,脸上全无一丝表情,与平常判若两人,于是疑惑地问:“海福哪哈弗对?”

林瑛听见提起海福,眼泪又扑簌簌掉,把他得病的事对银生和宝生说了。银生听了后,顿觉天塌地陷,他最疼的是海光和海福,如今一个刚殁,一个又成这副样子。他上前抱住儿子哭道:“海福啊,你别吓我,你要是不好,我也不想活在世上了。”

宝生向来宠海福,听见他变傻了,心里吃惊不小,连忙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问他说:“倷阿认得我?”海福翻了翻眼珠子,随后点点头。宝生又说:“倷喊我一声。”他轻轻叫了声叔叔,林瑛说:“他这几天已清醒些了,只是不能问他海光的事,一问就要大哭大叫。”宝生垂泪说:“哪哈办呢?我现在就要转去,索性让我带俚转去,到乡下说弗定好得快点。”银生连忙说:“弗来事,千万弗能让爷娘晓得,让俚笃看见,哪哈受得了?”

宝生心里放不下海福,着实左右为难。银生这时催他说:“倷早点转去吧,已经离开十来日,所里工作耽搁弗起。”然后叮嘱道:“海光格事体,千万勒爷娘面前瞒一瞒。”宝生无可奈何,想了想对银生说:“倷抄一只电话号码,我好打电话来联系。”

银生写了电话号码给宝生,把从黑龙江带回来的东西,一袋让宝生带到乡下去,另一袋交给云仙,让她同周老师各分一半。宝生搂了海福一会,含泪向大家告辞,临行前对银生说:“阿哥啊,倷要当心海福,有啥事体打电话拨我,倷自己千万要挺住。”银生含泪拍了拍兄弟的肩,大家把宝生送到楼下,含着眼泪分手道别。

银生回家后变了个人样,一提起海光就要哭,一看见海福的模样就心痛。他两天没出门一步,整日陪海福说话,想让他活泼起来。这天吃午饭时,银生把筷子塞到海福的手里,然而他不言不语,吃饭也不知道夹菜。林瑛叹了声气,夹了一筷米苋到他碗里,随后替银生也夹了一筷。

林瑛今天买的是红米苋,菜夹到饭碗里,饭粒染成了红颜色。谁知银生一见这颜色,连忙捂住嘴要呕吐。林瑛疑惑地问:“你怎么啦?”银生回答说:“我头晕想吐。”林瑛说:“这是怎么回事?只听说有晕血的,没听说见红颜色也晕的。”银生说道:“你把我的饭碗换了,否则我真要吐。”林瑛于是替他重新盛一碗饭,紧追着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银生回答道:“在饭桌上不能说。你以后不要把红颜色的菜买回来。”

银生真的不能在饭桌上说那事。他到干校不久,有一天收工吃午饭,桌上的菜也有一盆红米苋,饭桌上一共有四个人,其中有个教育系统的老人,戴一副啤酒瓶底似的眼镜,年龄比银生大好几岁。银生那天亲眼看见,那人端起饭碗夹了一筷菜后,低头发现自己碗里的饭染成了红色,于是紧张地放下饭碗,捂住嘴巴直呕。谁也想不到的是,他吐出来的竟是一口口鲜血,不一会儿,一碗米饭成了一碗血饭。桌上的人慌忙把他送进医务室,医务室后来把他转到医院里。银生后来得知,那人患有肺病,而且这几年吃了些苦头。他不但晕血,而且晕所有的红色,见了红色就要犯晕呕吐。银生从那天起,也染上了这种怪病,在饭碗里见不得红色。不但是他一个人,那天同饭桌的另外二个人也是。

银生端起碗吃白饭,林瑛心中疑惑,海荣和海霞也觉得奇怪。林瑛问银生说:“你能不能明天别回干校?你要是走了,海福怎么办?如果真的恢复不好,他这辈子可完了。”银生说道:“我也在担心这事。干脆明天我去机关里,向组织上汇报一下家里发生的事,看能不能不去干校?”林瑛想了想说:“明天你去机关里,把那张报纸带上,看他们有没有同情心?”夫妻俩在说话时,听见楼下有人喊:“黄银生电话!苏州来的长途电话!”银生忙说:“宝生来电话了,我去接电话。”

不一会儿,银生失魂落魄地回来,进门后连人也站不稳。林瑛诧异地说:“你又怎么了?接了个电话连魂也丢了。”银生呜呜哭出了声,嘴里说:“不好了,我爸升天了。”林瑛脸色突变,哭丧着问:“老人没得病,怎么说没就没了?”银生哭着说:“他是为了海光的事,伤心而死的。”林瑛问道:“不是说好瞒着他们的吗?”银生说:“玉敏是瞒着他们,海斌这孩子童言无忌,在老人面前说漏嘴了。老人知道真相后,伤心得差点头撞墙,几天不吃不睡,今天早晨过世了。”

屋里一下又哭声大作,周老师闻声又从楼上下来,进门后问:“又怎么啦?”林瑛边哭边说,周老师连声叹息,她问银生说:“接下来怎么办?”银生哭着说:“我得赶快去乡下,去料理父亲的后事。”他对林瑛说:“我要带海福一起去,我爸最心疼他,一定要让他去。”林瑛说:“他这样子能去吗?”银生说:“就是背着他,我也要带他去。”说着替海福换了双鞋子。

林瑛连忙替父子俩准备替换衣服,还往银生手里塞了三十元钱,然后问他说:“要不要通知云仙一声?”银生说:“来不及了,到了苏州还要赶长途汽车。”他拉着海福就往门外走,林瑛在身后哭喊:“你这个样子,我不放心呢。”连忙对海荣说:“你快追上去,送他俩上火车。”父子三个出门后,林瑛哭着对周老师说:“我家今年怎么啦?怎么大难一个接一个?”周老师也摇头,叹气说道:“这年头偏偏都是好人家遭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