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257章 继往开来(第2页)

第1257章 继往开来(第2页)

顺带的,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侯,食邑五万户,加十锡。这事儿最终还是被刘禅知道了,但刘禅一点犹豫都没有的给诸葛亮破例,加了十锡。

现在诸葛亮就是一个等待退休的状态,因此徐庶格外的不满。

如今的大汉,虽然完成了一统天下,但问题依然不少,很多事情没有解决,世家力量依然强大,影响这大汉各个方面。

作为寒门出身的子弟,徐庶非常清楚这里面的弊病,因此,徐庶觉得,正应该趁着这个时候,大汉武力强盛,以兵权作保,推动改革。结果诸葛亮先撂挑子了。

朝中有话语权的核心朝臣就这么几个,李严现在基本就顾着尚书台的事儿,他作为既得利益者,你指望他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庞统是世家子弟出身,让他接受对世家大族不利的改革,也不太可能。

徐庶没办法,只能是希望争取到诸葛亮和张溪的支持。

现在好了,一个撂挑子,一个摆烂。徐庶能不着急嘛!!!

所以啊,这次聚会,与其说是徐庶要跟庞统吵架,倒不如说是徐庶想要借机说服诸葛亮和张溪,支持他的改革方案。

可这事儿吧。真不是诸葛亮和张溪不支持啊,主要是,徐庶的想法,有些太激进了。

清查丁口这事儿吧,确实应该做,释放出足够的劳动力,对大汉非常有利,而且清查丁口产生的税费,大部分不会影响到世家大族的利益,世家大族也不会太反对。

但清查田亩这事儿吧,真不能太着急。

如今的天下大乱到天下初定的过程,这中间世家大族们正处在敏感时期,土地又是他们的命根子,贸然清查田亩的话,很容易引发第二个“度田事件”。

所以啊,按照张溪和诸葛亮的想法,这事儿得慢慢来,温水才能煮青蛙徐庶一上来就火力全开,这两人当然不能支持了。

当然了,徐庶的想法,张溪和诸葛亮也不会不做回应。必须要有这么一个人跳出来,坚持更加激进的方式,这样才能让那群世家大族出身的朝臣们感受到压力,从而接受更加容易接受的改良。

是的,张溪在这方面,跟诸葛亮的想法是一致的大汉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改良,而不是改革。

改革这事儿,不能不做,但不是现在,需要时间的积累。

而就算是改革,有些事情,按照张溪的想法,也是改变不了的。比如说土地兼并的问题。

在封建时代,生产力上不去,百姓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靠什么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当农业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掌握特权的门阀大族们,是不可能放弃兼并土地,以此来保证他们的家族利益和家族存续的。

什么用商税代替农业税,小说里看看就得了,要实现这种事情,至少需要一年七百年的时间来发展生产力,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当代神农氏”,否则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嘛,在这点上,张溪和诸葛亮其实是立场一致的徐庶可以闹,但徐庶的改革方案,他俩是不会支持的。

今天把徐庶和庞统找出来,就是为了说明这个事儿,顺便,给两个人解解宽心。

都是曾经的好友,这段时间两个人为了这个事儿,已经吵了不止一次了,而且言辞一次比一次激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说开了,大家都懂。

可徐庶还是有些不能接受。毕竟,开国之初,真的就是一扫弊端的好时机。

徐庶能理解诸葛亮等人要从长计议的想法,但徐庶就怕,受制于世家力量的增大,以及军权的衰落,从长计议变成了了了无期到了那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而对此,诸葛亮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了张溪你小子来解释吧。

而张溪嘛无奈的点点头,对徐庶说道,“元直兄可知如今进出长安城内,什么人最多?!”

徐庶微微一愣,说道,“百姓?!”

张溪微微摇头,说道,“是学子!来参加科举的学子!!”

徐庶闻言默然,良久,才默默点头。

“我们的时代,也许就到这里了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这些大汉未来的能臣良将们,铺平属于他们的道路。”

“。纵是如此,亦当勉力为之。核计丁口,必不可废。”

“如此。也好!!!”

确实,既然要铺路,就先把石头搬开吧!!!

未来,肯定是属于他们的。

可现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