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一生反骨骨焗 > 军政同行后宫有乱(第2页)

军政同行后宫有乱(第2页)

“行吧,不下来。”苍祝推了此棋,终归是朝堂事让苍祝深感厌烦,他才应下了。

城北军营后就是玉台山,苍祝随萧青驰马而出,萧青一路领骑,带着苍祝踏上高山。

风呼啸耳畔,萧青之马一骑绝尘,苍祝紧随其后,同至山巅。固有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之凶途,但山巅之上山河壮阔,可望到旬安之外更远之处。

“你为什么带朕来这里。”

这是萧青时常来的地方,亦是骑兵时常操练骑射之处。萧青持鞭指着远处如蚁之处,“陛下觉得那里远吗?”

“在山下觉得远在天边,在山上看不过如此。”苍祝说罢,忽而又看了看这远方。

“没错,以为不可及之处,其实不过如此。所有煎熬的困苦在其中以为难以过去,但爬上山巅再看,甚是渺小。”萧青何尝无忧,只不过在无数次在爬至山巅时警醒了自己。

漫漫人生,他之征途,不该止于一处困顿。

苍祝疑惑,“你怎会知道朕的困苦?”

“此次事变,朝中之士正缺,必有丞相推举多名谏士。陛下需要很多人共辅新政。李合之势锐减,定然又以太后之威,再行压迫。”

苍祝原以为萧青不屑朝堂,是个痴傻人,不料他看的也透。

“皇姐跟你说了不少吧。”苍祝想不到别的缘由了。

“婧儿她想的确实比我周到。”

婧儿?苍祝牙一酸,冷不丁一望萧青。他真是明目张胆地显摆起来。

苍祝这回忍了忍,“那帮九卿无人可用,他们都是一群老顽固,不会听朕的,也不会顺朕的。朕已经决定重启内朝官制,将所得谏士全部纳入内朝之官,并设四大夫:以中大夫为首,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为辅,令有议郎等官,以辅丞相参与议事。”

这就是苍祝设立内朝的初衷,九卿不需要一个不受把控的帝王,帝王自然不需要不听圣令的朝堂。互不看顺眼,作为帝王的苍祝就打算重造一个朝堂。

“陛下已经不太好过。”萧青露出些怜悯。

苍祝耳边回荡着李温的声音,“国事国事,哀家这里没有国事,只有家事。你为什么总和那些贱民混在一起,他们是骗子,是贱人!”

这是早上苍祝请安时,李温与他的相斥。

“朕已经言明朝堂之变皆为国事,太后却要论为家事,”苍祝一手紧扼,青筋暴起,“到底是被李合蒙蔽,瞎成这样了。”

萧青头一回从苍祝口中听到了诉苦。他为此骇目,与苍祝相望一眼,“与生母为敌,人伦之大哀,陛下与婧儿所痛,臣不能及万分。不知臣能做些什么?”

萧青才刚刚领略到朝堂的残酷,他还得学会冷静沉着的面对。可李合非是忠贤之士,太后一向包庇,眼看着就又到了内忧外患时。也许上天给不了他多少时间去适应。

“朕需要千军万马。只有千军万马握在手里,朕才有底气。”苍祝握了握拳。

可纵是愿望再大,现在的苍祝也只有三万兵马。

苍祝低头落寞时,闻萧青在侧道,“陛下已非当年幼子,俯首听命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无论前路多年,我们都会与陛下同行。”

苍祝心中似被一块重石击打。

朝堂上的小胜,已经让苍祝非常惊异。他们未曾排演,却配合默契,这让苍祝开始摒弃一些猜忌。而方才萧青一言,则让苍祝眼睛微胀。

这和苍祝想的不一样。

苍祝本来妥协于萧青带来的胜利,这是一种权衡,是帝王最自私的选择。苍祝用一把战场的利剑当做理由,定了最好的利弊抉择。

可是萧青把人带偏了。他根本不是利剑,是照入皇城的阳光,他什么也不求,他还把皇族的公主,及皇城里的帝王,都推向了古怪的境地。

萧青让苍祝想起苍婧饮下的那杯酒。

一种愧疚开始蔓延而开。

苍祝讨厌自己变得很奇怪,他不习惯这样,不习惯愧疚。

“话总说得好听,你到底是兵法看来的,还是皇姐教你的?”苍祝此刻很挣扎,他看萧青很嫌弃。可他又有一点徘徊,因为人总会向往太阳。

“我念陛下不易,就是想这么说。”

“你这人不是很正经。”苍祝多少烦他,都是因为他与众不同,心思难懂,才搅乱了一个帝王原本的布局。

“我这么不正经的人,陛下还找我下棋谈心?”萧青不禁作笑。

“你这个人很讨厌,”苍祝白他一眼,“对,有事找你,但不是谈心。”

苍祝怀中有一封秘信,他交给了萧青,“就在收到这封信的第二天,陵城生了乱,现在朕不知道要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