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红楼我是贾琏 博趣 > 第82章 急不得(第2页)

第82章 急不得(第2页)

“所以说不能着急,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可是先生教我的。”

“你说的轻巧,事有轻重缓急,有的事情拖不起,比如西域战事所需的粮饷。一年就是上千万两白银,拖的起么?”张廷恩这话说出来,贾琏很干脆的顶回去:“先生此言差矣,西域叛乱,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速战速决。要不开始就拖着,以守为主。既然决定要平叛,那就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怎么个就不能速战速决?你说说其中道理。”张廷恩直接开考了。

“西域边陲之地,距离京师万里之遥。京营也好,边军爷罢,都是异地作战。加之地理环境恶劣,叛军活动地方太大,有足够的战略机动的空间,这对于不缺马匹的叛军而言,是绝佳的游击作战的地区。我军不熟悉地形,却能高速出击,一战而破贼巢,充分说明了王太尉的统帅之才。王太尉主张缓行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眼下是最不能着急的时候,凑集粮草,摸清楚当地的情况,安抚人心,这些才是最基础的,最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着急开战,赢了还好,输了就是万劫不复,救都来不及。我知道陛下着急,但陛下却是最不能着急的那个。”

贾琏说到此时,张廷恩也只能是幽幽叹息:“陛下也说,只能相信前方将帅了。”

“陛下圣明,以本朝的国力,烧钱能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无非就是时间长短。”

贾琏和张廷恩在闲聊的时候,并不知道,远在西域的王子腾,下达了一道残酷的命令。

犯有勾连叛军嫌疑者,杀无赦!

证据,要什么证据,自由心证即可。

既然是游动的游牧民族,那就只能遇见就杀咯,把人都杀了,就没人给叛军提供帮助了。

更关键的是,快速的解决了粮草问题。

承辉帝急不急,王子腾肯定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贾琏说了那么一通话,张廷恩还能接受,那是因为两人都有比较高的道德底线。

王子腾深知,此战不能尽快结束,将来就算凯旋而归,花费了海量银子的统帅,在皇帝心目中也是要扣分很多的。至于说到军纪,京营将士跟着来西域打仗,自然图的事升官发财,边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原动力,也是升官发财。

这一点,在本朝面对周边地区绝对强势的前提下,没人愿意讲仁恕之道。

张廷恩的祖籍湖广,师娘做的菜少不了辣椒,这点贾琏不是很习惯,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顿饭下来,贾琏吃的满头大汗,却直呼过瘾。

辣椒吃的爽,菊花火葬场。

回家之后,贾琏开始了惨痛之旅。

短短五日之后,金庸新大作《射雕英雄传》卖出去两千册,还有一千册没卖掉,最终卖完也就是时间问题。大赚一笔的李亨,在书店上花的精力越发的多了。

每日在通政使司观政,李亨都是呆上半天就走人,其他时间都花在挣钱的书店上,报纸方面的投入都减少了一些。

连载还在继续,《京师民声报》的销量,渐渐稳定在五千份上下。这份报纸售价五文,每月出四期的周刊。依靠卖报纸的收入很难维持报纸的正常经营,还在这份报纸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每个月多能从宫里拿到一笔银子,补贴到报纸中。

这样一来,李亨办报纸赚钱的初衷,暂时没有实现,反倒要家里倒贴。

书店开张后的收益,让李亨欣喜若狂,这日进宫见周皇后时,开口第一句话居然不是请安,而是兴奋不已的表示:“母后,今后办报纸的银子,不用再走宫里补贴了。”

周皇后听了也很开心,对他的小节不到位也不在意,笑问:“怎么,你的书店赚钱了?”

李亨使劲的点头道:“还是买书挣钱,印刷局那边包印刷装订,每册要价不过三百文。每册定价为一两,每册销量三千册,只多不少。只要不断推出新书,每月一千两银子的收益是有的,以后母后有什么想要的,儿子来买。”

尽管李亨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仅仅是孝顺这一点,在周皇后这里便遮住了其他缺点。

这就是周皇后和承辉帝之间的区别。

承辉帝希望通过观政和办报纸的历练,让李亨获得长足的进步。将来进一步可以在某个部门做负责人,逐渐的熟悉朝廷上下的具体事务。不管未来是否成为皇帝,都要做好在任何时候,具备接手一个朝廷的能力。

周皇后很耐心的听完李亨关于最近活动的详细之后,很严肃的提醒了一句:“老三,挣银子是好事,但挣银子从来都不是最要紧的事情。”

开心的李亨顿时被泼了一头的冷水,当时冷汗就下来了,是啊,我怎么忘记了如何进入父皇的法眼呢?靠的不是书店挣的银子,而是那份报纸啊。

“母后谆谆教导,儿臣牢记在心,儿臣年幼无知,所为有不当之处,一定请母后多多纠正,多多批评。”这个世界上如果有谁能让李亨心悦诚服,唯有周皇后。对承辉帝,李亨也是以畏惧居多的心态。

“你最应该感激的人是父皇!以后进宫来,要先去乾清宫。”周皇后一脸严肃的提醒。

有的话周皇后没法明说,只能是绕着弯子提醒。

皇权时代,皇帝就是权利中心,距离权利中心越近的人,掌握权利的机会越大。

皇子也一样,总是不能见到皇帝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

皇帝也是人,经常见面的人和长期不见面的人,那能一样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