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皇明天子 > 第四十三章 怨怼抵触(第2页)

第四十三章 怨怼抵触(第2页)

朱由检听出了张嫣话里的怨气,但是他连张嫣为何生怨都不清楚。

他手里拿着的奏疏名曰《拟上安边御虏疏》、《辽左陷危已甚疏》,乃是徐光启所做,这本奏疏虽然很短,但是字字精炼无比。

在军备上,主要写的就是齐国管仲“八无敌”和西汉晁错的“四预敌”。

八无敌,就是从材料、工艺、武器、选兵、军队的政教素质、练兵、情报、指挥八个方面去练兵。

四预敌,器械不利、选兵不当、将不知兵、君不择将,对四个方面进行警惕。

而为这八无敌、四预敌的军备思想背书的是,徐光启早些时候,《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火攻要略》、《制火药法》等军事“条格”,这些条格就是徐光启在戚继光军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军规。

在战略上,【极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联合朝鲜、西虏对女直人进行牵制,加强对朝鲜和西虏的控制,而非过去仅仅敕封和贡市进行牵制,同时也提到了要让朱由检纳高丽王女和西虏林丹汗最年幼的女儿为嫔的要求。

在战术上,同时崇尚西学火炮营建和火铳的研发,同时对女直人的高机动性,也有以防守为主,广练骑卒。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中,杨镐兵败,边军精锐尽丧,而徐光启也奉诏开始在京师昌平县,通州两地,招募百姓,训练新军。

最后徐光启训练出的三千精兵,都送到了辽东,孙承宗和袁崇焕组建的关宁铁骑,这三千人和八千蒙兀蛮骑兵,是最开始的底子。

天启元年,徐光启托病请辞,回到上海老家,开始编纂《农政全书》,推广番薯,而且在上海地区推而广之,成效极好。

天启七年,朱由校大渐,徐光启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启用,就开始收拾行囊,待到圣旨一到,立刻乘船北上,进京面圣。

和袁可立被威逼利诱归京、孙承宗见缝插针不太一样,徐光启的归京,可以说就日夜盼着、等着圣旨到了,立刻动身。

>>

要说徐光启身上可能存在的污点,就是疑似信仰天主教。

朱由检将两本奏疏和数本军格递给了张嫣,有些担忧的问

道:“皇嫂以为徐光启此人如何?朕打算委以重任,那日他蓬头垢面归京,朕与他详谈了半宿,可是此人坚拒了首辅、次辅之位,入文渊阁只管理工部和部分兵部之事,是朕给他的待遇不够吗?所以他心里有怨怼吗?”

张嫣打开了两本奏疏和数本军格,以及放在手边的《农政要书》的初稿,看了很久,才摇头说道:“那是他不愿深陷党争之事罢了,你看看施凤来、黄立极,哪个不是周旋于朝臣之间,长袖善舞,出没于青楼瓦舍之间,他是不稀罕你这首辅、次辅的位置,他只是想做事罢了。”

“你看看这徐阁老的字里行间,句句透着我要为国效力,我要为国尽忠的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官迷呢。”

朱由检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这么一说,也就能够理解了。

“翻译、会通、超胜,我倒是觉得他对泰西诸学的态度值得肯定。”张嫣合上了奏疏,对徐光启这个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

翻译七千卷书,对那七千卷书进行融汇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这种会通的基础上,谋求超越西学,就是徐光启对眼下西学的认知。

同样,他还对泰西神学进行了预警,在书中明确提出,夷狄,人面兽心,不愿万岁对泰西神学过多的研究,还提了一个啼笑皆非的理由,因为邓玉函、金尼阁等人是红毛番,长得丑,怕吓到皇帝,应该减少他们面圣的机会,防止惊扰圣驾。

朱由检点头说道:“首辅之才啊,希望朕可以用好他吧。”

“皇叔只要给他钱,他就什么都能办到了,可是皇叔很穷。”张嫣轻笑着说道。

“好吧,朕的确很穷。”朱由检颇为无奈的说道。

徐光启的奏疏里面,有一条很有趣,那就是雇用葡萄牙人,也就是大弗朗机人,为孙元化蓟门火炮局的教习。

而且还具体给出了举荐的名单,西劳、陆若汗、而中书舍人姜云龙负责督办监察此事。

这三个人的名字,让朱由检一阵恍惚,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中,有一支极为特殊的勤王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