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 > 120焦心(第1页)

120焦心(第1页)

、焦心

平儿见这几人磕头磕得脑袋都肿起了大包,险些将尿都吓出来的模样,再看凤姐,面色更是一道青,一道白。恐凤姐气急将这些人狠狠收拾了,又落一层埋怨,更知凤姐这性子,怕是越骂越急。

便趁着凤姐还气得未曾言语的情况下,厉声对几人道。

“感情你们这些人奶奶是发落不得的,自己找三姑娘领罚去!”

早前凤姐小月的时候,探春理过家事,如今凤姐时常身子不济,也多是探春李纨管着。若是遇到了这等事,探春的惩处并不比凤姐温和,奈何这些下人们多是更恨凤姐一些。

至于探春虽讨不了好,但是终归是荣国府里的姑娘,在下人看来,还未出阁便算是自家人,因此嘴下留情一点。

平儿见凤姐气得不轻。好劝歹劝才将她扶回了院子。凤姐进了屋中也不说话,只默默躺着流了好一会儿的眼泪。

这倒是将平儿急的不行,凤姐哪里是肯吃亏的人,要是早前遇到这样的事,早大吵大嚷,要人给自己做主了,可见当下是真的伤心狠了。

好在王熙凤素来要强,哭了一会儿又回转过性子,坐起来与平儿道。“枉费我为着这家里白费这些年的心,到头来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踩上几脚。”

“奶奶也别恼,有多少银子办多少事就成,将来还不知谁在哪儿呢?”平儿叫人端了水进来,亲自服侍凤姐洗脸。

“我恼些什么?”

王熙凤擦了把脸,冷笑道。

“要我说这老太太要是够聪明,就该把宝玉早早配了林姑娘,指着林姑娘的嫁妆,怕是能养全家老少好些年。”

“奶奶何必说这气话。”平儿将凤姐的金镯子收好,用帕子包了放在一边。

凤姐又道。“你以为我说的是气话?一会儿你们爷回来了你去问问,咱们姑妈家才是富得流油,只有咱们家的大爷们,就是没了油,也要割了自己的血去!”

平儿自然晓得,家中几个爷,变了法子的来要银子,就说贾琏,见了三分的银两,恨不得刮走七分去,爷们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得多,才不会顾及多少家业艰难。

平儿也点头。“林家自然是有的,若是咱们府上真到了救急的时期,姑奶奶也不会半点不给的,当初她出嫁时,老太太可是陪了不少嫁妆。”

贾敏是拿了贾府的嫁妆,但那是国公还在时,给女儿置办的家业,谁家有脸面去找女儿要嫁妆来补贴家用的。说话见有厨房送了东西来,凤姐这才没有答话,叫人将吃的摆上来。

是凤姐素日最喜的牛乳粳米粥并几碟子清爽小菜,摆弄好了吃的,待人走得只剩主仆二人,凤姐才又开口道。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若林家不给,咱们府上又哪里有脸面去要,你难不成还没瞧出来,若是姑妈当真有情分,就该将元丫头配了探花老爷才是。早前那林姑娘避着宝玉,跟个瘟神似的。”

“奶奶用点吧!”

平儿将一碗粥递给凤姐,凤姐接了过去,又道。

“若我说,且看好了老太太那里是正经,她老人家东西多,却不知会给咱们几样,多半怕是宝玉的。”

“如今只是不知老太太想给宝玉定个什么样的人家,将来……”平儿自己也端了一碗,夹了一块鸡丁,也说到。

凤姐幽幽笑道。“最好定个能管事的,反正我如今病一阵好一阵的,将来就叫宝二奶奶管事去!我那婶娘总是会拿出钱,填补这摊子的。”

平儿知道凤姐的逞强好管事,当下虽是这么说,若真是遇到个能管事的宝二奶奶,恐怕将来却舍不得放手了。

早前愿意叫探春和李纨管着家,不过是三姑娘终归是要嫁出去,而李纨又是寡居,将来凤姐好了,管家的事总是要拿回来的。

平儿闷闷的不说话,却又听凤姐说到。

“依着我瞧着,倒是不如趁着会试,给三姑娘物色一个能读书的,将来或许还指望得上。”

可是当下这府里哪里会愿意找能读书的,平儿虽是个丫鬟,但是风姐四个陪房当下就只留下来她,能在家中主子跟前都有点颜面,必然有她的聪慧之处。

平儿虽没有读书也不怎么识字,但是最知家中银钱之艰难,就说戏文上讲的,这些读书人多是寒门子弟,没有几个银钱,若是要发迹恐怕也得等好几年。

就说林家的姑父,早前也是做了几年县令的,如今的荣国府要的是大宗银两,哪里会舍得将三姑娘嫁一个没有钱的?

而那家中有些权势,又能读书的,诸如当年的林小探花,那更是要看女方门第,轮不到自家。当下京中两家门第差得最多的便是广安侯家那一门亲事。女方家也是正经的骠骑将军,不是捐来的官职。

然而宝玉要定谁,三姑娘要嫁谁,并不是平儿这等人能管的事,故而有一肚子的想法,平儿也只得憋着,只默默的用完了一碗粥,见凤姐歇了,收拾了残局。

过了年之后,若是依着往年的旧例本来应该是各家嫁娶红事最多的日子,可因为今年有春试,嫁娶之事反而少了,毕竟有好些人家等着榜下捉婿,不急于一时。

若说凤姐这边,正头疼各家的礼该如何凑出来。好在那事贾家的老太太知道委屈了凤姐,要探春将那几人重重罚了,还赏了凤姐几样稀罕玩意儿。可惜这些东西吃不得用不得更卖不得。凤姐便将它们收了,预备将来给巧姐做嫁妆。

会试之时,本就是京中三年一度最热闹的时候,国子监里林瑾也比往日要忙些,这几日各方学子都来了,多有文会。

林家虽然离开姑苏多年,但是依旧十分享有声望,但凡会试,姑苏要去赶考的学子可搭乘林家的北上的商船往京中来,倒是省了好大一笔路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