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带着爹妈穿七零 > 第232章(第1页)

第232章(第1页)

《文汇报》可不是一般的报纸,它可是民国时期创办的,动荡期间,受到冲击,被迫关闭,拨乱反正后,又重现辉煌,是一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报纸。

在这样的报纸面前,他们的《青年报》算什么?虽然大家都说要把《青年报》也办成一份权威性报纸,但这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革命还在进行中吗?

“同学们,思想能不能开放一点?正视咱们的报纸!想一想,迄今为止,咱们的报纸才发行过多少期?发行数量已经呈几何增长。咱们的报纸面对的是整个京城的所有高校大学生,算一算这得多少人,一个人身后就是一个家庭,这又得多少人?”

苏长河拍桌,“咱们报纸自带的流量已经不容小觑了,别妄自菲薄呀!”

“再说,”苏长河拍拍桌上的钱,“广告费我都拿回来了,人家既然愿意掏这个钱,肯定是相信我们的实力。”

大家伙后知后觉地乐起来,张博远越发地佩服苏长河了,“长河,你真不愧是学经济的,真有经济头脑!”

“是啊,班长,你怎么想到的?竟然还能给人家打广告?”

“班长你这几天有空就往外面跑,是不是就是去找这两家厂子?”

是啊,苏长河就是出去找客户的,不过他找的不止这两家,只是因为广告还比较少见,不是所有人都信任,他暂时说服的也就这两家。

“这算是咱们报纸广告的开始,要是有效果,后续咱们也能更好地联系其他客户。”

“太好了,以后一期打一个广告,咱们的刊印费就不用愁了!”许少琳兴奋道。

苏长河笑道:“那可不行?光顾着刊印费怎么成?咱们的广告费起码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活动经费,包括刊印宣传等;二是工作人员的工资。”

“工资?”大家压根没想过这点,和同学们一起办报纸就像开展一个校园活动一样,谁能想过还能有工资?

但是,不能因为大家没想过,就一直当作没有,要想这份报纸长长久久地发行下去,绝对不能只靠学生们的一腔热爱。

苏长河希望的是,他们能让这份报纸产生足够其运行的利润,这样,即便他们毕业了,这份报纸由新人接手,也将继续拥有生命力。

第76章摇人

在学校里面,同学一起办报纸,竟然还有工资拿?这点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份工资当然和外面那些正式报纸的单位没法比,京大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工资按照工时计算,以《青年报》的目前收入来看,每个工时分配的工资也并不高。

但是,学校里面许多学生的生活并不宽裕,这时候又没有什么勤工俭学的门路,能在校园里,找到一份这样有工资,又能在课间从事,还有意义的工作,已经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了。

苏长河手里的成员编辑名单已经轻轻松松破百,他暗自感叹,也就是在校园里,才能以这么廉价的薪资,雇佣到这群天之骄子。

他不知道的是,京大很多同学都在为这份工作的出现而感到庆幸。

京大学生每个月都有生活补贴,一般在十二块五到十七块五之间,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档次发放。

这笔钱听起来似乎还挺多,对有些单身同学来说,也确实能满足吃喝,比如任涛,他每个月就能过得轻轻松松。但这是他家里不需要他拿钱回去,有时候他爸妈长辈还能补贴他。

要是对一般同学来说,平时要想打个牙祭,或者买个书买个笔,当月就过得捉襟见肘。要是有家有室,家里面还靠自己支撑,那日子过得就更惨了。

张博远就是最后一种。

他以前是矿上的老工人,按照资历,单位也分了房子,媳妇孩子跟着他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他一个月工资也有五六十,矿上福利待遇也不错,一家人日子过得绰绰有余。

后来他想考大学,跟矿上的领导闹得有点不愉快,等他考上,户口转到学校,更不算矿上的工人,按道理房子要被收回,再加上他和媳妇的老家也不在矿上,他都走了,媳妇带着孩子也没有必要再留在矿上。

本来他想让媳妇孩子回老家生活,但是他媳妇不愿意,非说他在哪儿,他们就要在哪儿,不然就是他要抛弃媳妇孩子。

张博远没辙,只能拖家带口来京城上学。

他要是一个人来,就能直接住宿舍,带着媳妇孩子,不得不租房子,京城的房子租金贵,一家子窝在一间屋子,一个月租金都得小十块钱。

他们家现在还相当于两个大人都没正式工作,孩子还得上学,每个月就靠他那十几块钱的补贴,一家子日子过得,真是煮饭都得数着米下锅!

自从到了京城,家里面就没怎么见过荤腥。

这份编辑部的工作,对张博远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他是常任编辑,每五天就要轮值一次,再加上平时有空就去帮忙,这一个月足足拿到了十一块钱的工资。

都快赶上他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了!

张博远拿到钱,一直紧绷的神经突然就松了松,有这笔进项,他们家总算不用一直啃老本了。

张博远想到小儿子馋得晚上啃手指头的可怜样子,一咬牙买了半只烧鸡。

两儿子跟长了狗鼻子似的,他一回去,两人就闻着味儿了,“爸,爸,你买什么好吃的了?”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