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檀香记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御花园,我刚从宫里出来,陪皇上下了三局棋,一胜一败一平,我求他让我摘走一朵牡丹花,送给我未过门的娘子。”

赵檀香看着窗外问,“这一路你都走屋檐过来吗?”

苏俊点点头,“我想你睡着了。”

“是睡了,被笛声惊醒。你说你大半夜的在我窗前吹笛是为何?”赵檀香问。

“要不要跟我去看看夜晚的皇城?”苏俊问。

赵檀香点头,苏俊伸出手拉起赵檀香,搂住赵檀香的腰部,用力向上一提,赵檀香站在屋檐上。她御赐牡丹

将军府的塔楼上,一对璧人迎风站立。皇城万家灯火在夜晚变成城市的轮廓,赵国定都百年有余,而今的皇城却是从前周时期流传下来。赵国开国君主原是前周大将军拥兵自立,从前周孤儿寡母手中改朝换代。

赵国历朝历代立下秘旨,在皇帝继位时方可阅读,秘旨来自赵国开国皇帝赵太祖,要求后世皇帝优待前周皇室钱氏。钱氏世代读书,备受赵国善待,导致赵国逐渐重文轻武。

当今太后曹氏更是把唯一的女儿长公主许配给前周遗留的皇室后代钱穆,钱穆一表人才,君子坦荡荡是文人楷模。长公主嫁过去夫妻倒也琴瑟和谐,奈何长公主在生育时不幸去世,太后悲痛欲绝,宣长公主的女儿文安郡主入宫服侍太后左右。

那夜将军府没有哭声,塔楼上的少年将军和郡主述说他父母的故事,将军府的塔楼原是太后为文安郡主所建,郡主独爱看月,在宫中太后恩准皇宫四角东西南北四处塔楼供文安郡主赏月,除了禁卫军之外,皇亲国戚中只有文安郡主有登塔楼的权利。

苏长远在皇帝赵吉入宫作为太后养子时,一同入宫负责禁卫军,苏长远担任禁卫军的统领。苏长远是将门之后,他的姑母苏氏是前皇帝的贵妃。

文安郡主在夜里登上塔楼,一弯新月挂在天上,圆圆的月亮照耀着皇城,明晃晃地衬出寂寥。文安郡主看见塔楼上的少年郎,一身统领的军装,眉目间气宇轩昂。少年见到文安郡主,低头行礼,文安郡主却芳心暗许。此后,文安郡主每夜必登上塔楼,除了月亮,她也爱看神情冷漠的苏统领。

太后入宫多年并不受宠,只生下一女,封为定国长公主。前皇帝赵神宗后宫妃子频繁生育,然男婴频频夭折,到了赵神宗42岁,宠爱的苏贵妃历经千辛万苦生下一子,赵神宗大喜,下令大赦天下,宴请百官,封苏贵妃之子为皇太子,皇太子聪明伶俐却五岁夭折,苏贵妃翌年生病,随皇太子而去,后宫依旧没有继承大统的子嗣。

赵神宗无奈从郑氏皇族中选择了赵吉作为太后的养子入宫。太后对赵吉关怀备至,视如己出,赵神宗则对赵吉颇多微词,神宗始终希望有自己的子嗣继承大统。赵神宗把苏家军视为亲军培养,将苏贵妃的侄儿苏长远提拔为禁军统领。

所幸赵吉在太后的呵护下成长,赵吉不幸丧偶后,求娶曹太后宫里的女官王氏。王氏出身贫寒,本不是合适的正妻人选,曹太后宫怜惜赵吉作为养子进宫,向来不受郑神宗待见,允了婚事,还把女官郑氏作为陪嫁。王氏、郑氏在曹太后宫内学会诗词歌赋,能言善道,只因曹太后素来优待下人,看重女子的内涵修养,曾允许女官作为长公主的陪读。

王氏早早过世,赵吉继位后,封郑氏为皇后,又追封王氏为皇后,也表示皇帝赵吉对太后培养出的女子格外看重,赵吉供养太后事必躬亲,日日前往太后宫中问安。

赵神宗在50岁时暴病而亡,曹太后时任曹皇后决策密不发丧,速速宣赵吉进宫,苏长远责无旁贷维护秩序,赵吉得以顺利继承皇位。

赵吉继位后,赵神宗宠幸的宫女李氏生下遗腹子,还是双生子。赵吉封李氏为李太妃,双生子在成年后册封陆王、越王。陆王就是赵檀香的父亲赵偲,越王则名赵俣。

翌日,将军府的聘礼送往王府,赵檀香尚且年幼,约定五年后正式娶亲,太后下了一道懿旨宣赵檀香进宫。

赵檀香入宫,头上戴着郑皇后赐予的一只金钗,皇后金钗上雕刻百年好合,正是她嫁给赵吉时内务府打的金钗。赵檀香身着一件鹅黄色衣裙,是陈细眉特意为赵檀香缝制的,鹅黄色的衣裙上绣上细细的金线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赵添香懊恼赵檀香抢了她的如意郎君,称病躲在闺房中足不出户。

曹太后素来喜静,近年久居深宫,几乎不见人,就连皇帝赵吉的秋宴都缺席。这次破例召见赵檀香,想来是苏俊的缘故。

赵檀香进宫先拜见郑皇后,在郑皇后的带领下来到太后寝宫。苏俊早已在曹太后身旁,曹太后目光慈爱地看着苏俊,这是她女儿定国长公主留在世上唯一血脉。

苏俊称曹太后曾外祖母,和寻常百姓家并无不同,曹太后见到赵檀香笑意盈盈,“快起来,让哀家看看。”赵檀香规矩站好,曹太后在她出生后曾送来贺礼,她对赵神宗留下的两个王爷十分珍爱。赵吉在太后的教导下,也对两位皇弟格外恩典,御赐王府莅临皇宫,时常召见两位王爷作陪,甚至亲自为他们泡茶。

曹太后握住赵檀香的手,“这般年纪,姻缘天注定。”

曹太后本就是传奇人物,她出身将门,先祖跟随赵太祖开国立业,她曾婚配给李家,李家世代书香门世外高人

“世人皆道修仙好,万般烦扰忘得了,

世人皆道修仙好,万贯家财散尽了,

世人皆道修仙好,肉身凡胎舍弃了,

世人皆道李神仙,化成风雨也无情。”

曾与曹太后定下姻缘,在大婚之夜翻墙逃跑的李家公子,成了隐士高人,过着云游四海的日子,近年游走在赵国边境,留下一句不明就里的童谣。

曹太后对此颇有忌讳,不准再传童谣,童谣却越传越烈,从边疆一路传到京城。没有人见过李神仙,见过的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头,骑着一头驴,驴走得歪歪斜斜,驴背上的老头跟着摇摇晃晃,李老头衣裳褴褛,四处讨酒喝,你给他一壶酒他就开始给你算命,算得不算准,压根没有什么真本事。

赵檀香痴迷大刘贵妃留下的古籍,她不禁琢磨李神仙究竟有什么本事,难道他抛下妻子和家族绝交,只为了到处混口酒喝?

赵檀香日夜研究大刘贵妃的古籍,学了三分之一,风雨雷电差不多样样精通,她操练起花草树木,陆王府里的墨兰一夜全开了,陆王以为天降喜事,他本为女儿嫁给将军府苦恼,现在看到珍藏的百来盆墨兰尽数开放,跟着转了念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