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188章 追光的人(第1页)

第188章 追光的人(第1页)

第188章追光的人

第二天,徐得庸拉上酒返程。

大陆两旁的田地里,有种的小麦已经开始泛黄,地里种的谷子和高粱同样不少。

许多人们都在成群结队的下地干活。

现在乡村的合作社,从开始的“互助组”到之后的“初级社”,现在普遍进入“高级社”的形势。

从政治上是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实施。

从工农业经济发展上也是必要的。

就好比粮食统购统销。

国家的统购统销跟分散农民之间交易成本太高,变成和合作社交易,从‘满头乱发没法抓’到‘编成辫子就好抓’。

通过建立组织,解决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现在为啥要进一步办高级社呢?

50年代初还是‘一穷二白’,一场战争打出来一个工业化,开始有了工业产品,比如拖拉机。

那这个拖拉机卖给谁呢?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那时候的大苏履带式拖拉机谁能买得起?

卖不出去,拖拉机生产就得压库存,压个两年,锈成铁疙瘩就变废品了。

所以,初级社要变成高级社,以乡为单位,集中土地,目的是通过集体化来形成农业机械化,消化城市的工业品下乡。

算是让农民承受工业发展的成果和代价。

这是一个落后国家为了发展工业,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个国家的发展强盛总要有人做出牺牲。

这种阵痛是无可避免的。

当然,拖拉机很多地方买来也没用上,驾驶、维修、保养、油料,特别是油料,国家多数都要靠进口。

拖拉机要人要钱,还整不明白,不如人们干喽。

毕竟,人工不值钱!

而且把拖拉机分到那些多丘陵山地的合作社,那地形怎么用?

最后还是变成一堆铁疙瘩停在合作社。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局限性。

有些荣耀,是挺直脊梁,从悲剧里荒唐又坚定的厮杀而出,赞颂或沉默都让人哽咽。

而我们国家作为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

走到半道温渝河畔,徐得庸停车下来方便。

温渝河属于顺义县和东郊区的分界,顺义这时候还不属于京城管辖,至于东郊区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朝阳区”。

他正掏出象鼻子“哗啦啦”放水的时候,从河边小道窜出来三个青年,穿的破破烂烂,脸上灰扑扑的,手里拿着歪七八拐的棍子,长得歪瓜裂枣,闲的五脊六兽似的。

所谓“五脊六兽”,原指的是汉族宫殿式建筑上,有五条脊,四角各有兽头六枚。

五脊,指正脊和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俗称吞脊兽。

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因此统称“五脊六兽“。

天天坐房上,可不是闲!

民间把垂脊上的五个蹲兽俗化了,而且分别起了绰号叫作: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

这词的意思很多,看你怎么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